苗林: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 奋力开创首都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
发布日期:2022-03-10 13:53  点击: 0

近日,北京市司法局党委书记苗林在《中国司法》发表署名文章《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  奋力开创首都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开创性提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决议》从十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特别是专题总结了依法治国、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成就,体现了我们党对法治建设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重组后的北京市司法局承担起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全新职责使命,北京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司法部决策部署,聚焦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和更高水平平安北京建设总体目标和工作要求,围绕工作职能定位,主动履职,创新发展,在推进首都法治建设、维护首都安全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发展。我们将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十九届六中全会对法治建设的新要求,以扎实举措着力抓好当前重点工作,不断开创司法行政事业新局面。


机构改革以来首都司法行政工作成绩显著


一是准确把握新机构的职能定位。2018年11月,重新组建的北京市司法局正式以新机构名义开展工作。三年来,我们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机构和工作改革,明确了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党委法治机构、政府法制部门、首都政法机关的“三重机关”,兼具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法治属性、社会属性和纪律属性“五大属性”,必须要发挥好依法治市实践的统筹性推进作用、防范风险维护稳定的先导性预防作用、满足社会法律需求的有效性供给作用、刑事执行工作的治本性教育作用、服务首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作用和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首都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性支撑作用等“六大作用”,形成了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布局,首都司法行政事业的“四梁八柱”基本确立,为更好服务保障首都高质量发展、推进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牢牢坚持司法行政工作的正确方向。三年来,我们坚持政治统领,党建引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要义,牢牢坚持“两个维护”,全面加强思想建设。高标准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确保广大干警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内在要求,健全完善党领导立法、执法、监狱戒毒以及法律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制度机制安排,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司法行政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我市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和仲裁行业党建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根本保障,坚持民主集中制,全面加强组织建设。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制定配套实施意见,加强请示报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创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始终保持司法行政工作的正确方向。


三是科学实施目标引领的工作方法。三年来,我们全面贯彻中央“一个规划、两个纲要”,制定实施《北京市全面依法治市规划》《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和《北京市“八五”普法规划》等,绘就了“十四五”时期首都法治建设的发展蓝图。围绕公共法律服务、司法所建设、监狱戒毒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各项工作发展明确了方向目标。我们坚持制度牵引,围绕城市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三年来,共向市人大提请审议《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草案45项,制定、修改、废止政府规章48项,立法数量持续大幅上升,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制度引领和支撑作用。我们坚持示范带动,组织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全市3个区和2个项目被命名为首批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区和示范项目,为全国命名数量最多的4个省市之一。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双报告”制度初评入围全国“法治政府”奖。


四是全力践行安保维稳的使命担当。维护安全稳定的任务更聚焦,围绕国家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目标,以维护政治安全为第一责任,圆满完成中央交办的一系列专案执行任务。全市监狱戒毒场所保持持续安全稳定,实现连续25年监所安全目标。构建统一戒毒模式,完善“四区四期五中心一延伸”的工作机制,戒毒人员保持操守率达到67.9%,三年戒断率达到53.98%。大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全面实施《社区矫正法》,创建社区矫正安保维稳等级防控“北京模式”,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保持在0.14%以下。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深化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解决机制,调解纠纷60多万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7%。维护安全稳定的体制机制更完善,制定《关于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北京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九个方面34项具体措施,为司法行政系统服务保障更高水平平安北京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维护安全稳定的工作效果更凸显,三年来,我们圆满完成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安保任务。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发挥扫黑除恶“第二战场”作用,摸排转递线索873条,协助公安机关起获各类枪支30支,协调指导律师代理涉黑涉恶案件500余件次,为维护首都安全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五是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初心宗旨。三年来,我们聚焦首都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新期待、新要求,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法律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持续优化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仲裁员、人民调解员等队伍结构。目前全市各类法律服务工作者8万多人,每万人拥有律师达18.37人,已经达到每十万人拥有公证员1.5人的“十四五”目标。法律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等大考面前,司法行政系统全体同志全力以赴、不辱使命,组织起草疫情防控文件,提出的“四方责任”要求成为全国防疫模板。为冬奥会冬残奥会提供专业化、高水平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经受住了全面考验,交出了合格答卷。法律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6家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331个街道(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全部建成运营,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和网络平台,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仲裁、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服务资源,实施“六大民生工程”,形成“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智慧服务模式,初步建立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三大平台”累计提供法律服务319万余人次,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圆满完成“七五”普法任务,法治乡村建设成果丰硕,培养了9327名乡村法律明白人,全市评选命名688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其中75个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接诉即办”工作成效显著,2019年以来,北京市司法局“接诉即办”工作有22个月排名全市第一。


六是坚决履行全面从严的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积极推进监狱戒毒、各区司法行政机关队伍教育整顿和法律服务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相关工作得到中央、市委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强化领导干部全面从严主体责任落实,列出党委班子成员责任清单,账单化管理,清单式推进。强化“关键少数”的教育和管理,出台党委班子成员“八项规定”。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实,保持高压态势,对违法违纪问题“零容忍”。加强英模选树和示范引领,三年来,全系统601名个人和104个集体荣获司法部等上级机关专项表彰。组织开展第一届“北京榜样•最美法律服务人”评选,推出先进典型30人,充分彰显司法行政社会形象,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七是全面贯彻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三年来,我们坚持首善标准、系统观念、强基导向,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全面深化司法行政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出台一些列制度措施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司法行政领域工作改革,在建立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制度机制、深化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建设、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统筹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进全市监狱戒毒场所布局调整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以《北京市司法鉴定管理条例》《北京市关于改革优化法律服务业发展环境若干措施》为代表的一批重大改革成果。加快推进“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信息化体系建设荣获全国“数字法治、智慧司法”成绩突出单位称号。


当前首都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更为紧迫


一要深刻把握贯彻“两个确立”的政治要求。“两个确立”的提出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重大历史性贡献。要围绕贯彻“两个确立”,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市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保驾护航、贡献力量。


二要深刻把握推动新发展的形势要求。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六中全会上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风险挑战的综合分析,紧密结合司法行政机关职能定位,增强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为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发挥应有作用。


三要深刻把握以大事牵引的方法要求。2022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要更加自觉地从“国之大者”高度谋划和推动工作。要深刻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十八次全会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论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加快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和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北京为目标,主动担当、科学谋划,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支撑。


四要深刻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责要求。立足首都发展大局和工作实际,围绕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各项法治建设规划实施,加快建设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法规规章制度,全面构建权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积极打造尊法崇法守法护法的法治文化,为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数字经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及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五要深刻把握加强队伍建设的现实要求。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是首都司法行政机关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职责所系,是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形势所需,是勇于自我革命、锻造过硬铁军的终生课题。要坚持政治统领、党建引领,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巡视整改和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着力构建司法行政队伍全面从严整治常态化的工作体系,全力推进机关队伍融合,全面提升执法执业能力和水平,推动警风政风和法律服务业行风建设取得新的明显成效,为司法行政事业长远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和根本保障。


奋力开创新时代首都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


一要始终坚持把强化思想武装摆在首位。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判断、重要部署,在感悟百年奋斗历程的伟大成就、“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成果、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党的事业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中,坚定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要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巩固市委巡视整改和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构建推进队伍教育整顿的常态机制,制定实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持续深入开展政治轮训,办好习近平法治思想讲座,不断提高领导班子谋划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组织集中学习研讨,做到精准发力、持续用力、狠抓落实;落实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习要求,及时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最新指示批示。持续巩固拓展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党史学习教育制度机制。


二要始终坚持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重中之重。2022年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举办好冬奥会冬残奥会、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司法行政工作也要自觉服从服务于这个大局。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信息指挥体系建设、健全指挥机制,规范运行模式,提升指挥应急能力。持续完善“六建”机制,深入推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抓好司法行政领域涉及国家政治安全各项工作。


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构建防疫安全、场所安全、队伍安全三位一体的安全工作体系。加强安全排查整治,深挖场所安全风险隐患,健全完善平战结合的分级响应机制,落实好管控措施。深化与武警部队“三共八联”、与公安机关反恐维稳协作机制建设,分步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强化制度落实,严格执行狱(所)情研判、队伍状况分析研判等风险预警制度,严格落实好“四方责任”和常态化防控措施,全面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发挥市区两级社区矫正委员会作用,抓好我市《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的贯彻实施,加强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坚持惩教结合,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加强安置帮教工作,抓好释放衔接、重点人管理和帮扶救助等环节,加强信息化应用和培训力度,严密防范因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重新违法犯罪案事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开展“调解促稳定、喜迎二十大”矛盾化解专项行动。动员指导各级各类调解组织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加强人民调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建设,推进完善人民调解与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以及法院速裁、诉讼等相互衔接机制,助推高水平平安北京建设。


三要始终坚持把厉行法治作为崇高使命。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切实增强推进依法治市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践行法治,不辱使命。充分履行市委依法治市办统筹协调职能,发挥好各协调小组及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作用,扎实推进全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工作,研究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法治人才培养规划具体措施,推动解决法治建设领域重大问题和事项。推动各区加强依法治区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人员力量,完善工作机制,有效履行职责。推动贯彻实施《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聚焦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和基层治理两个重点,编制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读本,探索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首都高校、各级法院行政庭建立依法行政教育培训中心和实践基地,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推进“法治帮扶”工作,推进区域内不同街道(乡镇)间法治政府建设常态化帮扶机制建设,持续开展区政府抓基层方式方法创新、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和重大行政决策案例评审活动,切实提升基层依法行政能力。扎实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督察,做好中央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反馈情况整改工作。落实市委依法治市办督察情况通报制度,确保委员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四要始终坚持把服务人民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立足新时代首都司法行政职能定位和工作布局,持续深化和丰富“法治建设为民、刑罚执行护民、普法宣传惠民、法律服务利民、减证减时便民、依法治理安民”等系列民生工程,深入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不折不扣地兑现我们对人民群众的承诺。要把民之所望作为施政所向,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加快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和“法律明白人”培养,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切实解决群众的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不断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加强立法工作统筹谋划,推进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城市更新条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重点领域立法工作,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办法等的立项论证工作;深入实际开展调研,发挥好全市6个立法工作联系点作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全面提升立法质量。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


五要始终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发展动力。要积极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扎实推进执法司法责任体系建设。制定律师行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北京律师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落实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任务,持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两区”建设。发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益法律服务团作用,组织、引导广大律师积极参与公益法律服务,为冬奥会、冬残奥会提供优质高效公益法律服务。推进“法治体检”常态化,服务民营企业发展。设立涉外法律培训基地,健全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库,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加强行业监督管理,持续推进行业专项治理。落实《北京市公证质量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执业行为,提升服务质效。与司法、执法部门建立涉公证线索反馈核查机制,加强执业监管。深入推进公证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等利企便民举措,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加大行业信息化建设,分步骤模式推进行业办证系统、监管平台、业务数据库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法》,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法》宣传及工作培训。对本市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情况进行调研、评估。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专项维权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评估和优秀案例评选,严格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落实《北京市司法鉴定市区两级管理职责规定》,压实市、区两级工作职责。开展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全面评查,加强司法鉴定队伍建设,提高司法鉴定质量和公信力。持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加强司法鉴定事中事后监管。根据司法部《司法鉴定诚信等级评估办法》,研究制定本市司法鉴定行业诚信等级评估实施意见。


六要始终坚持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事业根本。要全面落实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健全完善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清单制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要全面加强司法行政领域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重点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强化政治监督,做好执法监督和执业监管。


上一篇: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


下一篇: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友情链接
  • 北京市司法局 北京市律师协会
  • 版权所有 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 CopyRight All Right 2024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16号1号楼7层A716室 京ICP备0902151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