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公正、勤勉务实的司法鉴定人——王旭
发布日期:2021-04-20 15:07  点击: 0

人物简介

王旭,中共党员,司法鉴定人,教授,主任法医师,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所长,兼任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副会长,从事司法鉴定、教学和科研工作近30年。


作为一名党员,她吃苦在先,冲锋在前,时刻加强自身和团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党性修养,积极探索司法鉴定党建工作新模式;


作为一名司法鉴定专家,她科学鉴定,公正服务,为司法诉讼保驾护航,以科学鉴定还原事实真相,忠于职守维护社会公正;


作为一名教师,她精心育人,乐于奉献,努力开拓创新,勇攀高峰,为专业发展建章立制。


近30年来,王旭的职务在变化,但她始终奋战在鉴定工作一线。多年来,她一直以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审慎的态度,处理和审查着每一桩经手的案件。


目前,王旭承担和参与鉴定逾万件,无一错案,这其中不乏媒体广泛关注、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为及时、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公正,创造了积极条件。


强化科研


提升司法鉴定技术


科学研究是一门专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司法鉴定工作而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显得更为重要。2006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医学技术室整体划归中国政法大学后,王旭的重心要从原有单一的鉴定实务转向“教学、科研、鉴定”多头并举。为了尽快地融入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她没有丝毫的情绪和怨言,开始理性地面对艰难而痛苦的转型期。此时,王旭带头投入到新的岗位上,积极、有步骤地投入到相关工作中,从而稳定了研究所的发展。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王旭已经从最初的科研新兵迅速成长为所里的科研骨干。


1618902154453685.jpg

2003年接受采访


1618902185602606.jpg

日常鉴定工作照


2006年年底,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法大鉴定所)申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对机构进行实验室认可,王旭和同事们依据法医临床学专业的工作性质和运行特点,建立了法医临床学实验室认可体系,并通过日常管理和CNAS认可评审等工作,对管理体系进行检验和改进。2008年4月,王旭所在的法大鉴定所正式通过实验室认可和国家级资质认定,标志着研究所出具的鉴定报告在国际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法大鉴定所成为了全国首家通过实验室认可的高校司法鉴定机构。王旭获得CNAS评审员、国家级资质认定评审员资格,并成为CNAS评定委员会委员。2018年,王旭作为该所所长,率先在法大鉴定所开展司法鉴定领域PTP(能力验证提供者)的体系建立运行工作,并带领该所于2019年成功获得PTP资格,成为法庭科学领域第四家,高校系统第一家拥有PTP资格的司法鉴定机构。


多年来,王旭共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参编《人身伤害司法鉴定争议案件评析》等书籍20部;独立完成《医疗过失技术鉴定研究》等专著2部。作为第一起草人或参与制定《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GB/T 3114-2014》等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多部。同时,主持包括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公安部刑事技术标准化委员会项目和教育部规划项目等10余项课题。


创建鉴定标准 确立业界权威


作为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法医临床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旭在践行司法鉴定构建和谐社会活动中,除积极发展自身专业素养外,还致力于法医临床学专业发展,借助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的平台,在规范行业标准,统一操作细则,开展业务培训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长期以来,法医临床学鉴定工作在鉴定适用标准上备受困扰。由于不同类型的人身伤害案件在事实和适用法律上的不同,而适用不同的鉴定标准。国家又迟迟不能出台一部适用于普通人身伤害的国家标准,使得案件的处理愈趋复杂化,并带来明显的司法审判不公。为更好应对以上问题,王旭积极组织法医临床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共同研讨、修订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并编制《人身损害受伤人员误工期、营养期、护理期评定准则(试行)》,以协会的名义公布实施,为首都地区普通伤害伤残程度评定、误工、营养及护理赔偿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在司法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显著,并发展为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人身损害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准则》(GA/T1193-2014)等。


为统一规范首都医疗过失司法鉴定工作程序,结合北京市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工作实践,王旭主持起草了《关于办理医疗过失司法鉴定案件的若干意见》,并于2009年以协会的名义颁发,使得北京市医疗过失司法鉴定工作整体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18年其主持起草的《北京市医疗损害鉴定程序指引(草案)》也获得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王旭作为第一起草人,以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为起草单位,已研制并实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人身损害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准则GA/T1193-2014》《法庭科学 人身损害受伤人员后续诊疗项目评定技术规GA∕T 1555-2019》及《法医临床学视觉电生理检查规范SF/Z JD0103010-2018》等多部技术标准和规范,于2020年主持与主笔了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关于“三期"评定实际操作的专家共识(试行)》,解决了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促进了行业的规范化和有序发展。


1618902216686930.jpg

  主持关于“三期"评定实际操作的专家共识研讨会


在国家落实深化标准化改革、建立完善标准化体制等国家战略背景下,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标准化建设工作得到了空间的关注与重视。王旭于2017年牵头成立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庭科学标准研究中心,并率先于2017年至今,召开了四届法庭科学标准研讨会,组织多部门和行业专家学者共同交流、探索,获得了行业内外的积极反响和一致好评,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标准化建设工作。


1618902230885436.jpg

日常带领年轻鉴定人讨论案件


司法鉴定  既鉴定真伪更鉴定良心


鉴于法医临床学的专业特点,被鉴定人在诉讼活动中,往往受到诉讼心理的影响,存在夸大或伪装功能障碍的情形。这就要求鉴定人要有综合的专业技能,还要有斗智斗勇的技巧,“去伪存真”,寻找客观的检查方法准确还原事实真相。王旭对临床法医学核心技术--神经电生理学,包括眼电生理学、耳电生理学、肌电图学、脑电图学等均有深厚造诣,并在多年的司法鉴定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新形势下,王旭在规范法医临床学检查,特别是神经电生理技术的标准化问题上精益求精,同时进一步拓宽其他客观检测手段,为科学鉴定奠定扎实基础。王旭长期着眼司法鉴定科技前沿,坚持司法鉴定工作严谨规范、科学的专业特色,在实践中解决了不少疑难、复杂案件和社会热点问题,其团队受理的“李某眼部损伤的重新鉴定和诈伤鉴别”案例被收录入2020年司法部发布第二批司法鉴定指导案例。


1618902248620106.png

开展神经电生理检查


正是出于对“科学鉴定、公正服务”的执着及长期“勤勉务实、开拓创新”的历练,王旭赢得了业界极佳的口碑。目前王旭已成为国内法医临床学专业的权威专家,任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医疗损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司法鉴定业协会法医临床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能力验证专家,法医学杂志编委等等。


近年来,王旭先后荣获北京市先进司法鉴定人、石景山区先进专业技术人才、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等称号和荣誉。


科学鉴定还原事实真相,忠于职守维护社会公正。这就是王旭,科学鉴定,公正服务,为司法诉讼保驾护航;勤勉务实,开拓创新,为专业发展建章立制,践行司法鉴定职业操守,她以自己独特的努力为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作为一名司法鉴定人,她愿以“科学公正、勤勉务实”的执着,彰显新时代司法鉴定人的新担当。

来源:北京掌上12348

上一篇:司法鉴定巾帼奋斗者——刘晓维


下一篇:专业破译交通事故“密码”的司法鉴定人

友情链接
  • 北京市司法局 北京市律师协会
  • 版权所有 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 CopyRight All Right 2024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16号1号楼7层A716室 京ICP备0902151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99号